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心理疾病的认识的提升,抑郁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并不陌生的疾病。但在临床病例中,很多抑郁症患者都不会自己承认自己患上了“精神性疾病”,况且不同的抑郁症其表现也因人而异,所以抑郁症具有很大的隐蔽性。
据最新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抑郁症的发病率很高,但抑郁症的识别率却很低。调查显示,在我国抑郁症发病率约为3%~5%,目前已有超过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然而与高发病率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国地市级以上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到20%;另一方面,只有不到10%的抑郁症患者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正确了解抑郁症究竟是怎样一种疾病。抑郁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自我体验抑郁心境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心理疾病,它有三大主要症状,即“三低”症状: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
除了“三低”症状之外,抑郁症还会引发很多并发性症状。有相当部分的抑郁症患者同时伴有焦虑、易激动、紧张不安,一副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患者还可以出现躯体化症状,如头晕、心慌、胸闷、便秘、无力等各种躯体不适感,易被误诊为神经衰弱,在此基础上可出现疑病观念,甚至认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抑郁症患者还常常茶不思、饭不香,体重下降,性欲下降,女性患者可出现闭经,神情呆滞恍惚,失眠,多为入睡困难。许多患者并没有认识到抑郁症其实是一种耽搁不起的疾病。由于情绪低落、悲观厌世、自责内疚症状很容易继发产生自杀念头,甚至实施自杀,自杀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据调查,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15%抑郁症病人以自杀死亡告终;而社会自杀人群中约有一半以上是抑郁症患者,原因不明的自杀者中不乏生前已患有严重抑郁症而未被发现者。很多抑郁症患者往往在疾病发展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时会以死来解脱痛苦,或是摆脱拖累家人的负疚感。
可见,患上抑郁症不但会使患者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缺乏兴趣、不喜欢与人交往,而且还会使患者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影响患者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甚至引发患者食欲减少,憔悴,体质下降,容易患病等后果,大家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