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愈:急性焦虑发作停止,情绪恢复正常。
疗效评价
本病是功能性疾病,但躯体症状众多,易于与躯体病相混,如冠心病、二尖辨脱垂、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美尼综合征,血糖及电解质紊乱等,故临床上需作相应之检查,以排除躯体性疾病。检查框限“B”“C”均属排除性检查。
辅助检查
1.焦虑症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配以药物治疗。 2.急性惊恐发作时用安定肌注较好。 3.对急性惊恐发作,以阿普唑仑及丙咪秦治疗效果较好。 4.安定、阿普唑仑、多虑平及阿米替林对广泛性焦虑疗效好。 5.忆梦返对催眠效果好,起效快,后遗作用少。 6.治疗后阶段,患者可同时进行松驰训练、太极拳、瑜珈及气功训练。
用药原则
2.药物治疗。
1.心理治疗: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及分析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及催眠治疗等。
治疗原则
(7)脑电图示X活动减少B活动增加。
(6)不符合忆症和恐怖症的诊断标准。
(5)特别要注意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及肾上腺嗜络细胞瘤、心血管病、自发性低血糖、内分泌病、药物戒断反应和颞叶癫痫所致的类似发作。
(4)1个月至少发作3次;
(3)每次发作短暂(一般不超过2小时),发作明显影响日常工作;
(2)发作时伴有严重的植物神经症状;
(1)无明显原因突然发生的强烈惊恐,伴濒死感或失控感;
2.惊恐发作
诊断焦虑性神经症依据(3)不符合强迫症、恐怖症、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标准,且焦虑并非器质性疾病引起的。
诊断焦虑性神经症依据(2)伴植物神经功能亢进、运动性不安和过分警惕;
诊断焦虑性神经症依据(1)过分的焦虑持续时间在半年以上;
诊断焦虑性神经症依据1.广泛性焦虑
诊断依据
4.分型: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临床可有急性及慢性两类。
3.运动症状:手抖、肌肉紧张、不安地来回走动。
2.躯体症状:口干、胸闷、心动过速、尿频、腹泻、便秘、发抖出汗、心悸、呼吸困难。
1.心理障碍:主观疑虑、焦躁不安、敏感激惹、注意力不集中、惊恐万分、濒死感。
临床表现
焦虑性神经症又称焦虑症,以焦虑、紧张、恐惧的情绪障碍,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性不安等为特征,血浆内皮质酮含量可增高,且其紧张惊恐的程度与现实情况不相称。临床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后者又称急性发作。本病女性多于男性,约为2:1,大多数病例发生年龄为20-40岁之间。本病属心理性疾病,故心理治疗效果好,药物治疗也有确切的疗效。
概述
延伸阅读:
焦虑症症状
但仅仅依靠病史尚不能轻率定夺,因为有一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也类似神经官能症,需要仔细鉴别之脑损伤综合征:焦虑症医院如脑炎、脑外伤、脑血管病、一氧化碳中毒等病变的恢复期可以有类似表现,但焦虑症:焦虑症多发生于中青年群体中,诱发的因素主要与人的个性和环境有关。虽然也有心慌、气短、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出汗、肢体震颤、焦虑症医院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等症状……更多>>
焦虑性神经症诊断依据
(3)每次发作短暂(一般不超过2小时),发作明显影响日常工作; 2.躯体症状:口干、胸闷、心动过速、尿频、腹泻、便秘、发抖出汗、心悸、呼吸困难。 4.分型: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临床可有急性及慢性两类。 焦虑性神经症诊断依据(1)过分的焦虑持续时间在半年以上; 2.好转:主要……更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