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是一种影响到患者身心健康的疾病了,有非常多的人会遇到强迫症,导致他们的生活受到了特别严重的波及,而诱发强迫症出现的因素有很多,是大家应当了解的知识,往下看来认识一下强迫症的相关病因会有哪些呢。
引起强迫症的因素有哪些:
1、强迫习惯的形成和性格特征有关:1/3强迫症患者病前具有一定程度的强迫人格,其同胞、父母及子女也多有强迫性人格特点。其特征为拘谨、犹豫、节俭、谨慎细心、过分留意细节、好思考、要求十全十美,但又过于刻板和缺乏灵活性等。
2、强迫习惯的形成和年龄段有关:在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生理发育迅速,在与竞争激烈的社会交往中出现的不适应现象,可引起强迫症状的产生。工作紧张,家庭不和睦及夫妻生活不尽人意等可使患者长期紧张不安,最后诱发强迫症的出现。
3、遗传:家系调查发现,患者的父母中有约5%~7%的人患有强迫症,远远较普通人群高。另外由于人格特征主要受遗传的影响,而人格特征又在强迫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故也提示强迫症与遗传有关。心理社会因素:精神分析学派以为,强迫症是强迫性人格的进一步发展。行为学家则以为,强迫症的产生是由于刺激——反应出现过多重复导致焦虑,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失调,从而导致异常习惯的形成,病理性熟悉和反射的建立,使冲动、思维和行动拘泥于固定的行为学习模式。
4、强迫习惯的形成精神因素有关:调查资料中35%患者病前有精神因素。凡能造成长期思想紧张、焦虑不安的社会心理因素或带来沉重精神打击的意外事故均是强迫症的诱发因素。
强迫症的治疗办法:
一、再确认:此过程的关键就是认清强迫症的想法与行动。可能您一点都不想去做这个步骤,但是您必须努力的、全心的觉察,以便了解此刻的困扰是来自强迫性想法或行为。这种觉察是深刻的、仔细的,且要经由专注努力才能达成。
二、再归因: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学习再归因,即强迫想法的源头是来自脑部生化的不平衡。 强迫性想法是无意义的,是脑部错误的讯息。患者要深切的去了解为何出现强迫性思维、实施强迫性行为。了解为何强迫思考是如此的强烈,为何无法摆脱它,这是增强患者的意志力和强化患者抵抗强迫行为的关键。
三、转移注意力:是要将注意力转移开强迫症状,即使是几分钟也行。在此步骤患者要做的是用努力与专注的心思来完成脑部很自然、轻松的工作。首先,选择某些特定的行为来取代强迫性行为,任何有趣的、建设性的行动都可以。
四、再评价:前三个步骤是帮助患者自己厘清强迫症是一个身体的疾病,而不去接受强迫思考的驱迫,同时转移注意力在有建设性的行为上。患者在经历前三个步骤的适当训练之后就可以及时地将强迫性想法与冲动的价值降低,实现对疾病症状的再评价。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