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慢慢侵蚀生活的心理障碍
大众对抑郁症并不陌生,张国荣因抑郁症身亡,崔永元因抑郁症离开过工作,范晓萱自曝曾抑郁3年,有杀人和自杀想发。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到2020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目前全世界发病人群3.5亿,在中国有病例记录的为3000万,未曾就诊的保守估计约6000万,其中国内因重度抑郁自杀每年约20万。
郁症初期并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一般认为是情绪低落,过一段时间就会恢复到正常状态。但有抑郁倾向的人情绪会持续低落,对任何事情失去兴趣,出现睡眠问题,且无具体原因,往往被家人视作小题大做或者是没事找事。根据ICD-10,一般认为抑郁症患者具有心境持续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等典型症状。
若下述症状有4项及以上,就该寻找专业心理医生就诊:(1)持续失眠,或嗜睡;(2)情绪低落;(3)体重或食欲明显改变;(4)可察觉的焦虑不安或行动迟缓;(5)过分自责或无价值感;(6)死亡或自杀念头反复出现;(7)持续犹豫不决或注意力无法集中;(8)感觉疲劳或丧失精力;(9)对日常生活的兴趣减退。
郁症患者的“扩大性自杀”和“曲线自杀”
郁症患者会因为个人的无价值感和抑郁情绪,产生自杀念头,一些会付诸相应的自杀行为,严重抑郁时,自杀率为15%-20%。
但是除了自杀,还有两种变相自杀行为,一种是“扩大性自杀”,另外一种是“曲线自杀”。第十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术会议上,指出抑郁症患者犯罪占一般杀人案的16.8%-23%。而且抑郁症患者杀人案件中,多数为“扩大性自杀”,即杀害孩子、伴侣或者其他家庭成员。
“扩大性自杀”犯罪者中,9成女性抑郁症患者选择杀死自己的孩子,而7成男性抑郁症患者杀死自己的伴侣。身为抑郁症患者,他们有自杀的想法,担心在自己死后,家人会继续受罪,如孩子或者爱人得不到较好的照顾,或者承受一些苦难,所以他们选择杀死亲人后,然后选择自杀。
部分患者自杀未遂,但亲人已逝,自杀前的病理性行为已经不在,取代的是面对事实的内疚,很多患者在内疚中病情加重或者患上精神分裂症。
另一种是“曲线自杀”,也成为间接性自杀。即患者有自杀想法,但是没有勇气实施自杀行为,所以希望通过杀别人,以图壮胆自杀或者利用法律处死自己。而这样被杀害的人,多是陌生人或者相关甚微的人。且并不是一时冲动为之,而是经过思索和选择对象,且事后有自首行为。
郁症患者杀人会被?
精神病人杀人是不受法律惩罚的,是因为其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但抑郁症并不等同于精神病。关于抑郁症患者杀人如何量刑,并没有一致的结论。根据国内已有的案例和研究,多数抑郁症患者杀人后,被认定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如北理工博士殷兆辉杀害女友一案,武汉陈志磊杀人等。
关键点在于患者实施犯罪行为时是否有辨认力和控制力,二者其一受损则会丧失就不是完全刑事责任人,一般根据精神诊断判定案发时,犯罪者的辨认力和控制力情况。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