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等强迫症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人群患病率在1%~3%左右。强迫症的病因至今未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与强迫症发病有关联。现对有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遗传因素
研究显示强迫症具有家族遗传聚集性,患者家属中强迫症及亚临床强迫症患病率较普通人群高10%~20%.双生子研究显示,强迫症单卵双生子同病率为65%~85%,双卵双生子同病率为15%~45%.在神经生化方面。推测强迫症患者存在中枢5-羟色胺(5-ht)功能下降还可能与多巴胺(da)能亢进有关,许多学者运用分子遗传技术对5-ht及儿茶酚胺(ca)等神经递质相关基因与强迫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强迫症与5-ht类基因的关系 5-ht转运蛋白(5-htt)基因是强迫症的侯选基因之一,其中启动因子区域44bp 插入/缺失多态性(5-httlpr)该多态性影响基因的转录活性。cavallini等研究发现强迫记数和强迫仪式动作与5-httlpr多肽性的l等位基因有正相关趋势,伴有抽动障碍的强迫症患者的强迫记数和强迫仪式动作与l/l基因正相关。mcdougle 等发现5-htlpr多态性的l等位基因与强迫症正相关(p<0.03),与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的疗效呈负相关。但该基因多态性与强迫症的相关性未得到其他三个研究小组的证实。
国内王振等的研究显示:5-htlpr多态性的l/l基因型与强迫症显著正相关,将患者组进一步分为伴和不伴强迫人格障碍组,不伴强迫人格组l/l基因和l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伴强迫人格组(p<0.01);stin多态性的10等位基因和12/10基因型与强迫症正相关,不伴强迫人格组12/10基因型和10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强迫人格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作者推测,有强迫人格和无强迫人格患者可能有不同发病机制。
1 2 3 下一页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