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焦虑

首页 > 心理科 > 焦虑 > 护理 > 正文

研究:洁癖易患内心焦虑症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07日


导读:洁癖已经不算是种很稀有的事情了,现如今有很多都市年轻人都会有洁癖的习惯。患有洁癖的人什么都喜欢弄得干干净净,如果有点乱或者不干净,心理就会很难受,长期下去,容易患上心理焦虑症。

研究:洁癖易患内心焦虑症

教育过度会引发洁癖情结

很多家长会教育孩子吃东西、洗东西的时候都要弄干净,因为外面有很多的细菌,因而孩子也开始试着什么都做到很好,有一点脏的都要弄干净不然会难受。相信很多人表示不解的同时又会替他们惋惜,觉得这样很累,也影响日常的生活。

那么这些洁癖习惯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患上洁癖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听到别人说的经验;二是自己对某种事情的担心害怕。

比如,患者认为由于没有注意清洁而患上某些疾病,从此以后就经常洗手;有人认为生活也许会染上艾滋,从此就对此十分戒备;还有人是在情绪低落的情况下患上洁癖的,他们用一种具体的方式来去除内心的焦虑……

另外,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过度,比如给孩子一个过分的清洁教育引导等,也会引发孩子洁癖行为的产生。很多洁癖患者并非天生如此,成长经历中,家长或老师对他们的健康清洁教育过度,引发他们把这些想得非常严重。而过度的清洁教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可谓根深蒂固,长大后就会对这种东西过分地在意了。

喜爱干净不一定就是洁癖

有些人洗手,每次都洗到胳膊肘,用香皂洗2次,但是不到两三分钟就洗完了,这完全不耽误正常的生活,所以这也不是洁癖。有些做服务性行业的人,例如护士每天接触的人很多,平时经常会触摸眼睛、嘴、身体等器官,像这样的人经常洗手就不算洁癖,因为是常识性的生活习惯,这是对自我的一个保护。

如果是单纯的爱干净,在不影响正常生活、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也不能称之为洁癖。当洁癖影响你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角色时,比如说为了清洁可以不吃不喝,连碗都不敢碰,被子也不敢接触,连班都上不了了,那这就是一种心理疾病,就是洁癖了。

缓解焦虑分析产生的情境

洁癖的患者以及他们的家人都是非常痛苦,如何缓解这种症状,是他们最想摆脱却又最难以实现的目标。洁癖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既然洁癖患者大多是由于心理焦虑产生的,那么缓解他们焦虑情绪应该是治疗该疾病的突破口。

要帮助患者分析洁癖行为产生的情境、原因,找出他到底对什么事情过分担心、忧虑。同时,也要知道他们遇到什么事情时,会让症状表现突出。当患者重新认知这些事情之后,才有可能真正缓解他们心中的焦虑和不安。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