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强迫症

首页 > 心理科 > 强迫症 > 护理 > 正文

强迫症是不是强迫自己做不愿意的事情啊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0日

很多人有这样的经历:明明锁了门,却怀疑自己没锁好,反复回去检查;经常从口袋里掏手机,看看自己是不是有未接的电话;文件来回改了好几遍,却老是觉得里面还有问题等等。诸如此类的强迫行为,正在都市白领中蔓延,成为挥之不去的心病,有些人甚至怀疑自己患上了强迫症。

强迫症是不是强迫自己做不愿意的事情啊

专家介绍,强迫行为不是强迫症。据心理研究人员统计,临床上因有强迫行为前来咨询或就诊的人,比例达到了12%。但是,强迫行为绝不是强迫症。看一个人是不是有强迫症,一般要同时达到两个条件:一是强迫行为持续的时间应足够长,通常情况是在2年以上;二是当事人自己要感觉这种强迫行为是痛苦的。如果他本人没有感到痛苦,只能称为强迫倾向。

对于怀疑自己有强迫倾向的人,最忌讳的是被人或自己瞎扣帽子。智然说,一个没确定是否有强迫症的人,如果周围的人说他有强迫症,反而会使他的症状加重。正确的方法是,找专业人士咨询,而不是简单在网上做一些所谓的测试。

同时,压力和焦虑导致强迫行为。从表现上来看,有强迫倾向的人,总是关注某一样东西是否安全,或是否做得完美,这种反复焦虑,通常会伴随人很长时间,如担心工作是否做得好,会不会被老板炒掉,能不能找到如意伴侣等。事实上,这些表现,也是焦虑的一种特定反应。

无论是强迫倾向,还是焦虑,实际上都是由于害怕心理投射到某件事情上的结果。由于过分追求完美,当事人会强迫自己反复从事某种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即使是强迫症,也只是焦虑症的一种。

对于简单的强迫倾向,一般是从焦虑入手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这是很容易康复的。

治疗强迫倾向,通常需要对症下药。首先,压力过大是导致焦虑的直接原因。因此,要学会自我减压。试着给自己降低工作要求,不要过分追求完美,甚至可以试着给自己的标准打点折扣。尽量做到心平气和,不苛求自己。

其次,可以适量减少自己的工作量。如以往加班常常到晚上十一二点,现在可以试着晚上八九点就回家。工作量减少了,压力也会随之减少。

再次,要注意休息和放松。弦绷得太紧会断,人该休息时就休息。现在很多日本人就是由于压力过大,常发生过劳死的现象。

最后,在生活中,要摒弃斤斤计较的行为,学会适可而止。就拿买东西来说,并不是把价钱减到最低,或者说一分钱都不吃亏就是最好,自己觉得差不多就行了。

相关阅读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