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研究中,癫痫模型主要有硫酸亚铁致病模型、马桑内酯致癫痫大发作模型、青霉素致癇模型、戊四氮致癫痫模型、红藻氨酸所致癫痫模型、电惊厥致病模型等,实验动物多用大鼠,少有用家兔者,对于针具则选用电针。不同科研人员检测手段各异,但实验结果都肯定了针刺作用的疗效,并对针刺的治疗机制作了不同程度的探讨。
A.在生化机制方面的研究:阎氏等观察了针刺对实验性急性癫痫大鼠脑干了—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Glu)含量的影响,选用督脉“百会”和肝经郄穴“中都”,结果示针刺可明显降低癫痫大鼠脑干谷氨酸(Glu)水平,提高针防组GABA与Glu的比值,提示针刺可通过影响氨基酸类递质来防治癫痫。
朱氏等在手捻针与电针对实验性癫痫大鼠大脑皮层的动态研究中发现针刺可使大脑皮层Ach释放减少、K+的浓度下降、Na+的浓度升高。
在电针对大鼠杏仁核青霉素痫样放电的抑制作用研究中,观察到电针针效与内肽呔释放增加、促使中枢GABA释放增加有关。
何氏等在观察依托啡及电针对大鼠电惊厥发作影响中认为,给予大鼠电针刺激后,激活了体内的内阿片系统,从而发挥其抗癇作用的。吴氏等研究认为电针制癇的机制和5—羟色胺、内肽呔参与有关。至于痼灶部位研究最多的是大脑皮层及海马,陆氏等进一步探索了相关核团如下丘脑弓状核与中脑、延髓中缝核所起的作用。
由于弓状核p—内肽呔神经元和中缝核5—HT能神经元之间存在着交互的纤维联系,而电针作用或电刺激下丘脑弓状核均可使中缝核神经元兴奋,刺激中缝核使海马一些神经元放电明显抑制,故认为,丘脑弓状核一脑干中缝核一海马通路可能代表一个机能系统,该系统在电针抑制海马痫波中起作用;他们还推i贝,l Eg针使中缝核5一HT能神经元活动加强,可能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其一是下丘脑弓状核一脑干中缝核通路,其二可能是电针直接激活了中缝核5一HT能神经元,从而对海马痫灶内神经元的活动起抑制作用。
B.对脑电及痫样放电的影响研究:马氏通过对大鼠脑直方图分析,观察了电针对戊四氮诱发的大鼠癫痢模型的作用,发现电针人中、百会穴能显著减少正常大鼠诱发EEG的脉冲计数,总频幅比变动很小,提示其对正常大鼠有显著镇静作用(P<0.05);对戊四氮引起的大鼠癫痫样发作,电针组的EEG幅度直方图总频幅比的改变明显小于对照组,并对大鼠癫痫样发作有显著抑制作用。
而通过电针对实验性癫痫发作影响的脑电功率谱分析,研究电针作用于发作过程中脑电各频段功率百分率的变化,何氏等发现电针对背景脑电活动没有明显影响,而电针加电惊厥或青霉素致痫,6频段功率百分比复又增加,a和|3频段功率百分比则下降,主功率频段又回到6频段,总功率也显著减少。
压缩功率谱阵图直观地显示了这种变化。提示电针可使大鼠脑电出现同步化趋势,可能是加强了脑的抑制过程,从而抑制了癫痫发作。
高氏等研究了电针对侧脑室注人马桑内酯所致大鼠海马单位痫样放电的影响,实验表明电针穴位可抑制海马正性单位放电,对于负性单位以激活为多,对于无关单位则以无变化的居多,提示电针之所以能够抑制癫痫波,是由于电针可以抑制癫痫起搏细胞放电,并可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内抑制系统的活动,促使神经元癫痫样同步化放电转变为去同步化放电。
吴氏、朱氏等用青霉素致痫大鼠,EEG呈痫样高振幅放电,电针可使痫样放电的振幅、频率及单个痫波时限明显减少、发作时程缩短。相关研究表明体感诱发电位SEP各波幅值明显降低。李氏等研究结果表明,艾灸百会等穴,可抑制脑细胞异常放电,病人EEG异常程度越重,针刺对其影响越大,而对于正常人及癫痫病人EEG正常者,针刺后EEG无变化。
冯氏等用侧脑室注入红藻氨酸(KA)致痫大鼠,所致癫痫可被电针“督脉穴”缓解,表现为海马痫波幅度和频率均减低,第一分钟内主要以痫波幅度的显著降低为主。电针前后海马脑电未出现去同步化。
电针可使海马痫样放电的正性单位受抑制,负性单位被激活,且正性单位(21%)、无关单位(33%)转为负性单位。同时电针使海马癫痫神经元丛状放电的每一丛状放电中峰电位数目(NSEB值)及丛内峰电位频率(IBSF值)减少。
C.灸法、按摩对癫痫的作用研究:运用灸法、按摩治疗癫痫均有一定作用,有关研究认为:推天门、揉太阳、掐百会、掐涌泉、昆仑穴等按摩,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大脑皮层和丘脑,并诱导该区神经生物电趋于去同步化,取代原来神经细胞超同步异常放电现象,使之各自恢复自己的正常节律,随之产生强大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使抑制过程扩散。
而在灸法对硫酸亚铁所致家兔癫痫模型的作用研究中,证实灸百会、会阴穴可抑制脑细胞异常放电,明显改善癫痫症状。
总之,目前对癫痫的实验研究中,动物模型较成功、稳定,选穴主要为督脉穴,如百会、长强、风府、筋缩、大椎、人中、陶道等,其他经及经外奇穴选用研究者较少,如内关、合谷、中都、足三里、肾俞、腰奇等,而对穴位的刺激则多采用电针,对针刺治疗的机制作了一定深度的探讨。
但是对于督脉穴与其他经穴的作用比较研究、头针的研究、电针与手捻针的作用比较研究、不同针刺手法的研究、针灸对癫痫发作的预防研究均有待进一步展开。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