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都在无时无刻的发生着变化,对于精神分裂症这种疾病来说,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其发病原因也有一定的改变,大家要积极的进行了解,从而做好预防工作,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1.环境因素
最新研究证实,在母孕期受到病毒感染的胎儿,其成年后发生精神分裂的机率明显高于正常的婴幼儿;此外,孕期及围产期的合并症,也使本病的发病率提高。
2.性格因素
专家指出,孤僻、敏感、害羞、好幻想、逻辑性思维差等特殊的病前个性特征,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3.社会心理因素
本病的发生多是在幼年至成年生活中的困难遭遇所造成的,其中与精神分裂症亲属的接触是主要的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之一。另有调查资料显示,经济水平高与 经济水平低的人群患病率不同,差别有显著性,在业人群与不在业人群的患病率也有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生活的物质环境差、经济贫困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大、社会 心理应激多有关。
4.生物因素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还包括机体变化。近年来有不少学者通过实验室研究发现精神病患者存在着某些生化代谢的异常。还有人认为疾病的发生可能与自身的免疫力变化有一定关系。
哪些因素易导致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
1)没有得到恰当的治疗,精神症状得不到有效控制;
2)病人缺乏照护或照护不够,容易出现自杀等意外;
3)明显的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病人能够听到有人命令他去自杀,或觉得周围的人要陷害他而没有出路,只能自杀等;
4)同时出现严重的抑郁情绪;
5)伴有慢性躯体疾病,导致身心的疲惫;
6)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具有较高的职业期待者,能够意识到自己精神病的问题和未来可能遭受的歧视与恐惧;
7)独居或不能与家庭一起居住、药物滥用者。
精神分裂症病人具有上述风险因素时自杀的风险就会增加,且自杀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有几个关键的危险期或自杀的高发期。一是精神病性症状严重,是患者完全与现实脱离的时期。这一时期病人完全受精神症状的控制,易出现意外。二是病人处于严重抑郁的时期。病人受抑郁情绪的支配而出现消极观念,甚至自杀企图。
三是首次药物治疗6-9月内。病人意识到自己的疾病使自己将来所面临的处境,如就业、学习、婚姻、家庭等,使病人自杀更有可能发生。四是在病人出院后初期,整天独处,不能与家人、社会进行交流与沟通,面临的困难处境,可能遇到的歧视与偏见,使病人容易出现或加重消极观念与行为。
患者本人和家属了解和掌握导致精神分裂症发生自杀行为的原因,对于预防出现自杀想法和行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要注意在精神分裂严重期的预防和护理,这一时期的病人精神症状不易控制,容易出现轻生的念头,所以家属和本人都要保持高度防范。
看了以上四个方面的讲解以后,不知道朋友们是不是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非常的清楚了,在这里提醒朋友们,我们一定要在平时生活里积极有效的预防精神分裂症,不要让它出现。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