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恐惧症是针对于学生的一种常见心理疾病,普遍发于4-7岁低龄学生。但初高中生因为学习压力过大也会产生学习恐惧症。对学生来说,学习恐惧症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还会导致不良心理疾病,对身心健康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学校恐惧症指由于存在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使学生害怕上学,害怕学习,害怕学校和教师的相关情境,并且伴有相关的恐惧心理和身心症状。儿童和青少年是学校恐惧症的多发人群。我国心理学工作者通常将学校恐惧症定义为由于某种内因或外因而对学校产生恐惧、厌恶心理,进而对学习产生不感兴趣的心理以及伴随相应的拒绝上学行为。
我国学者曾发现13.8%的儿童情绪障碍为学校恐惧症 。学校恐惧症已日趋成为影响患儿自身、家庭、学校的一种焦虑障碍,对儿童社交、情绪和教育发展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对学校恐惧症的早期识别,早期干预至关重要。国内有研究发现,学校恐惧症患儿以女孩比男孩略为多见,女:男约为4:3。
患有学校恐惧症的学生最常见的症状不是焦虑、紧张或不愉快 ,而是躯体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腹痛、哮喘发作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出汗、手抖、尿急等,但这些躯体症状不能通过相应的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及时发现。病程中后期儿童可能还会伴有家庭暴力倾向,如通过损坏物品、攻击父母、自伤等行为来达到不去学校的目的。当被允许留在家里情绪会马上平静好转,接着情绪会逐渐消极倦怠,到最后变得情绪低落消沉、倦睡。后期可能伴随有某些精神症状,如幻听幻觉、心境不良和抑郁。
万事皆有因,学生会产生学校恐惧症不是天生就有的,一定是后天的教育或者环境因素而导致其有了学校恐惧症这种心理疾病。幼儿和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其学习知识、增长见识的黄金时期。因此,对于孩子产生的学校恐惧症心理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引起重视。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